翌日,天光敞亮,春江水暖。
缠绵烟雨散去,金陵帝都终于迎来了风和日丽的好时节。
流光在拈花台看了一个拂晓的文书,正神思倦怠,便见一树春杏下,玄倾抱剑而来。
“殿下,宋元之一案有了眉目。”
流光抬了眸。
“如无料错,宋大人所中之毒乃湿婆罗。”玄倾道。
湿婆罗?
流光秀眉微扬,显然也知晓此毒。
“如此说来,宋元之之死和江湖人脱不开干系了?”她问。
玄倾点了点头。
“只是不知是买毒杀人还是买凶杀人了。”他道。
流光却道:“买毒还是买凶都是其次,重要的是宋元之一介朝廷官员,对方为何非要致他于死地?”
既然确定是谋杀,那总归有点由头,总不能是宋元之命途多舛,未曾得罪什么人便平白丢了一条性命,那刑狱三司篡改验尸笔录一事可就说不过去了。
玄倾想了想,试着道:
“会不会和北上巡察有关?毕竟宋大人是暴毙于北上途中的。”
这是目前最合理的推测。
“倘若真与北上巡察有关,那是不是宋元之巡察到了什么呢?”流光道。
否则,背后之人又何至于此?
玄倾:“宋大人乃朝廷亲遣的巡抚,负责逡巡北部各地政事与军务,其中就包括朝廷两大军事重地景州与流州,倘若其真是因为查出了什么而招致杀身之祸,那景、流二州便有大大的不妥。”
尤其是,宋大人暴毙之地安阳乃隶属于景州。
玄倾敏锐地指出了其中关键。
流光淡道:“看来有几年不曾出去巡视,那些远在金陵之外的地方是有些不安分了。”
连朝廷派遣的官员都敢随意刺杀,可见背后操控之人有多么地肆意猖狂。
“你觉得会和那边有关吗?”她突然问。
玄倾沉吟片刻,答道:“不能排除。”
既不能排除,那便是有可能了。
流光冷笑。
“看来浮于此案之上的云雾颇为缥缈。既如此,我们便去瞧一瞧,这些在我大魏疆土兴风作浪的到底是人还是鬼。”
正说着话,拈花台负责奉茶的侍女过来禀报,道了一句陆大人求见。
“请进来”流光吩咐。
陆舒窈到时,发鬓眉梢尚且沾染着未干的晨露。
“听说殿下昨夜去了大理寺?”
吏部毗邻大理寺,昨日流光虽乘夜而去,但未曾刻意隐蔽行踪,想必吏部有所察觉,陆舒窈这才问起。
流光倒也未曾瞒她。
“去了。更深露重,却无功而返,岑参什么也不肯说。”
“岑大人是两朝老臣,任职刑部尚书也已多年,向来处事公允,在朝野素有清名。此番若非爆出宋大人一案,谁能想到这样的清正之官会铸下这样的大错。”提到这位岑老尚书,陆舒窈不由感概万千。
“是啊,谁能想到呢?”流光轻哂。
“可越是这样的清傲之官,一旦有了自己的选择,便任凭外力如何也矢志不愿开口。”她淡道。
陆舒窈便知宋元之一案进行的并不顺利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